BCC国际建筑科技大会2023

2023年8月3-5日 |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时      间   2023年8月3-5日
地      点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主办单位

德国《Bauwelt》杂志
慕尼黑博览集团
中联慕尼(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活动介绍

CADE建筑设计博览会的重要同期活动,由权威的国际性建筑杂志Bauwelt和全球领先的国际展览机构之一慕尼黑博览集团及其在华子公司中联慕尼(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一年一届的BAU Congress China国际建筑科技大会,专注于高品质设计、规划和建造,是针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而着力打造的集创新建筑思想、高品质建筑设计、建材及建筑科技于一体的交流与展示平台。

BAU Congress China将以高水平的国际经验交流,为中国未来建筑提供可行性方案。大会不仅是建筑市场全貌的体现——反映了产品的创新和行业前景,还能够为中国建筑业当前面临的建筑质量、节能、可持续性发展、城市改造等诸多问题提供全新思路。

BCC%E8%B5%9E%E5%8A%A9%E5%95%86logo

2023年BCC国际建筑科技大会议题

概述

21世纪的建筑与城市规划

在未来的25年里,我们用建筑和城市规划为下一代所创造的生活和工作空间,其变化将比过去一个半世纪要大许多。未来我们所建成的环境看起来将与我们想象的完全不同,并且,它与我们今天的建筑也大不相同。这究竟是为什么?原因是未来完全不同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出行方式以及阻止全球温室效应责任使人们在行为上做出改变,并随之改变建筑和城市的发展。总而言之,我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转变、人口的转变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使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共同设计未来建筑。

议题一:  “城市设计与公共生活”

新冠疫情给公共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由于人们的日常活动普遍发生在公共场所,例如公园、街道等皆是人们社交、锻炼、娱乐的重要空间。然而,面临城市人口失控型增长、行人流失和历史建筑老旧构造的问题,使城市化和城市共享空间的概念实行得到挑战。为实现更好的公共生活,在城市设计中,旅游景点、当地社区生活、大都市及超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考虑到以下特性:包容性、特殊性及活力性。例如,如何让所有市民可以便捷进入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哪些先进的城市设计策略可以促进社区更灵活的发展?现有公共空间的使用方式如何为城市设计提供新思路?该版块会议将以案例分享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项目。

议题二:“从高速到高质量:21世纪的建筑设计”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经历着城市化进程。 同时,中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新时代。人们也随之而来对建筑质量和耐用性的意识相应提高了。 同时,个性化和经典的设计被保留并发展成为现有的城市历史肌理,从而支持了文化的独特性和社会凝聚力。

议题三:“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

当下和未来我们想要怎样的工作和生活?工作场所和工作本身是变化不息的。未来,住宅和工作空间的创造将出现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不仅仅是由于如居家办公等流动性办公的实践策略的兴起。同时,人口结构的趋势决定了会有哪些对未来空间的需求,以及现有空间应如何做出改变。我们需要灵活的、可以动态调整的结构。

议题四:“建筑与能源:韧性与可持续”

当今建筑和城市设计的生态问题不能再仅仅归结为减少能源消耗。 当然,减少能源消耗是一个重要因素,其中,二氧化碳的减排问题尤其重要。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仅仅减少能源消耗这一目标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须构建韧性建筑和城市,为满足未来下一代的生活需求而更弹性、灵活且多用途。此外,我们对可持续性的概念有不止一种诠释。只有当第一个生命周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延续或更新时,建筑和城市结构才能被认为是可持续的。同时,韧性和可持续的概念也引发我们对建筑优化、材料和组件的选择、设计方式以及城市化等整体的思考,为我们带来新的挑战。

议题五:“智能公共建筑”

在21世纪,许多日用品、甚至建筑和整个城市几乎可以实现自我“思考”。 智能建筑能“思考”以保证其舒适、便利和资源节约。 他们“思考”旨在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力和效率,并提供舒适的用户环境。 目前除了私人办公室,甚至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也使用了集成智能系统。 普遍的智能化管理让科技创造更美好世界成为当下重要议题,其中包括:科技的可能性和局限性有哪些?在硬件和软件、设计和物理环境方面,打造智能建筑将面料哪些挑战?数字化科技如何改善用户体验?

BBC国际建筑科技大会2023|讲座主题&大会嘉宾 持续更新中,敬请期待

BCC国际建筑科技大会开幕典礼暨世界未来城市计划优秀项目公布典礼

2023年8月3日 星期四 |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主持嘉宾 | Boris Schade-Bünsow
《建筑世界》杂志主编,德国柏林

时间 演讲主题 演讲嘉宾
13:30 -14:15 BCC国际建筑科技大会开幕典礼暨世界未来城市计划优秀项目公布典礼

李存东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中国北京

路王斌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中国上海

城市设计与公共生活

2023年8月3日 星期四 |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主持嘉宾 | 李翔宁 教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院长,中国上海

时间 演讲主题 演讲嘉宾
14:15 -14:45 公园里的油罐

李虎

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中国北京

14:45 -15:15 面向未来的混合城市主义

张许慎

亚洲副总监,MVRDV建筑规划事务所,中国上海

15:15 -15:45 塑造城市生活的未来

Ralf Dietl
中国区合伙人 & 艺术总监,AS+P,中国上海

15:45 -16:15 大型公建助力城市有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宋国鸿 

法国VP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中国区总经理,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筑师,中国上海

从高速到高质量:21世纪的建筑设计

2023年8月4日 星期五 上午 |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主持嘉宾 | 叶扬

《世界建筑》采编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中国北京

时间 演讲主题 演讲嘉宾
10:00 -10:00 主持开场

叶扬

《世界建筑》采编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中国北京

10:00 -10:30 新洞见、新趋势——以人为本城市设计的数字化呈现

王建国 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世界人居环境协会成员,中国南京

10:30 -11:00 数字智能驱动一体化设计——下一代设计平台展望

彭武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设计BG研究院院长,中国上海

11:15 -11:45 北欧语境——以人为本的建筑

林婧

丹麦SHL建筑事务所资深项目建筑师/ 资深助理董事,中国上海

11:45 -12:15 城市复兴-迈向城市更新的顶层设计和理想愿望

吴晨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总规划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中国北京

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

2023年8月4日 星期五 下午 |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主持嘉宾 | 章明 教授

同济大学教授、博导、景观学系主任,同济设计集团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设计师,中国上海

时间 演讲主题 演讲嘉宾
14:00 -14:15 主持开场

章明 教授

同济大学教授、博导、景观学系主任,同济设计集团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设计师,中国上海

 

14:15 -14:45 山内之山 | 以自然为本的山体建筑实践

陆轶辰 教授

Studio Link-Arc 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中国北京

14:45 -15:15 建筑之美 构建+玻璃

李春超

天津北玻玻璃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中国天津

15:15 -15:45 以人为本的设计:社区的城市地标

Stéphane Lasserre

B+H Architects 合伙人,新加坡

建筑与能源:韧性与可持续

2023年8月5日 星期六 上午 |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主持嘉宾 | Boris Schade-Bünsow
《建筑世界》杂志主编,德国柏林

时间 演讲主题 演讲嘉宾
10:00 -10:00 主持开场

Boris Schade-Bünsow

《建筑世界》杂志主编,德国柏林

10:00 -10:30 叠层城市:类型迭新下的公共生活

孟岩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中国深圳

10:30 -11:00 南北极端气候下-近零能耗建筑实践之路

边可仁

哈尔滨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哈尔滨

11:15 -11:45 中国竹建筑实践--热带地区的气候适应性设计

宋晔皓 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素朴建筑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中国北京

11:45 -12:15 幕墙将何去何从?

于洪泽
迪索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幕墙主管、项目合伙人,中国上海

智能公共建筑

2023年8月5日 星期六 下午 |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主持嘉宾 | 宋晔皓 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素朴建筑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中国北京

时间 演讲主题 演讲嘉宾
13:50 -14:00 主持开场

宋晔皓 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素朴建筑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中国北京

14:00 -14:30 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发展垂直城市主义并与新的混合模式,激发变革

Hasan A. Syed 
Gensler上海办公室负责人、设计总监,中国上海

14:30 -15:00 了解公共空间中人们的生活体验

Rasmus Duong-Grunnet

Gehl建筑事务所哥本哈根办公室总监&中国区市场经理,丹麦哥本哈根

15:00 -15:30 智能化建筑设计与产能建筑技术实践

张宏 教授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南京

王建国 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世界人居环境协会成员,中国南京

个人简介

王建国,东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建筑学、城市设计、建筑遗产保护等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工程实践并取得突出成就。担任的重要学术职务包括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住建部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建筑学研究前沿》(FoAR)主编、世界人居环境学会(WSE)成员等。

建筑项目(节选)

第十届江苏省园博会主展馆
南京牛首山景区游客中心
南京老城的城市设计高度研究
郑州中心城区的一体化城市设计

%E7%8E%8B%E5%BB%BA%E5%9B%BD

*排名不分先后

李翔宁 教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院长,中国上海

个人简介

李翔宁博士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历史、理论和评论学的正教授。他还是学院里国际项目的助理院长和主任。他于 2006 年在麻省理工学院 做访问学者,并在包括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南加州大学在内的大学和学院讲课。作为一名评论家,他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审委员会副 会长兼秘书长,同时还是国际建筑评论家委员会成员。他在中国当代建筑和都市化方面广泛发表了著作,他是 Architecture China 的主编,这是一 个有关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的国际建筑杂志。李教授曾担任 2007 年深圳双年展和 2008 年上海双年展的策展委员会委员。他曾担任 “ 从研究到设计 ” 主题的 2012 年米兰三年展,2013 年深圳和香港双城双年展,2013 年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2017 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策展人。他还是 2018 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

建筑项目(节选)

2019 全球化背景下的 2019 年本地建筑策略 
2018 中国当代建筑:迈向批判式实用主义 -2017 当代中国建筑读本 
2017 当代中国建筑读本 
2014 上海制造
2011 中国当代绿色建筑社

314249b5e5b2c6a5d05bf26d53c9efe

*排名不分先后

 

李虎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中国北京

个人简介

李虎,OPEN 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清华大学及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特聘设计导师。曾任美国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GSAPP 北京建筑中心(Studio-X)负责人。他于 1996 年取得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1998 年取得美国莱斯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

李虎与黄文菁在纽约共同创立 OPEN,并于 2008 年成立北京工作室。OPEN 的代表作品包括:歌华营地体验中心、田园学校/北京四中房山校区、清华大学海洋中心、深圳坪山演艺中心、上海油罐艺术中心、UCCA 沙丘美术馆、山谷音乐厅、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等。这些作品在国内外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荣获了亚洲建协建筑奖金奖、英国 AR 未来建筑奖、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欧洲杰出建筑师论坛建筑奖、美国 P/A 建筑奖、美国建筑师协会教育建筑奖优胜奖、WA 中国建筑奖优胜奖、中国建筑创作奖金奖、中国建筑传媒奖最佳建筑奖等一系列重要奖项。

建筑项目(节选)

2021 山谷音乐厅
2019 深圳坪山演艺中心
2019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2018 UCCA 沙丘美术馆
201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张许慎

MVRDV亚洲区副总监,中国上海

个人简介

张许慎是MVRDV亚洲的副总监。他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特许建筑师,在亚洲和大洋洲地区拥有丰富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经验。他领导MVRDV上海办公室负责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项目管理、协调和监督。张许慎于2018年加入MVRDV,之前曾在Steven Holl建筑事务所担任高级建筑师,负责交付国际获奖项目。现在负责MVRDV亚洲的发展和MVRDV项目在亚洲地区的高质量交付。

Ralf Dietl

AS+P中国区合伙人 & 艺术总监,中国上海

个人简介

Ralf Dietl先生于2009年开始在AS+P工作,担任合伙人和创意总监,拥有17年国际项目经验,项目遍及欧洲、亚洲和中东。作为一名资深的建筑师与规划师,Ralf Dietl在中国与德国生活多年,深谙双城文化,丰富的多文化项目背景使他成为AS+P中国区的诸多国家级重点项目的创意领军人物。

建筑项目(节选)

2020 Urban Design of Water Village Living Room, Yangtze River Delta, China, 1st Prize
2019 Urban Design of Xin Zhuang City Sub-Center, Shanghai, China, 1st Prize
2019 Urban Design of Yangpu Riverside South Part, Shanghai, China
2017 Urban Design of Yangpu Riverside North Part, Shanghai, China

%E5%B1%8F%E5%B9%95%E5%BF%AB%E7%85%A7%202023-04-11%20%E4%B8%8B%E5%8D%885.14.38

宋国鸿

法国VP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中国区总经理,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筑师,中国上海

个人简介

宋国鸿先生是法国注册建筑师,硕士毕业于法国波尔多建筑与景观学院,2005年加入法国VP建筑设计事务所(Valode & Pistre)并于2007年担任中国区总经理。

作为欧洲十大著名设计事务所之一、法国最大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宋国鸿先生凭借其出色的专业能力、优秀的管理能力及卓越的领导力,顺利推动了事务所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成功完成了数十个类型多样、知名且颇具影响力的建筑设计项目,树立了事务所在中国的国际形象。

建筑项目(节选)

已建成: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三亚海棠湾国际免税城
京东方总部
辽宁省文化场馆

施工中:

杭州大会展中心
海口国际免税城
京东方(重庆)智慧系统创新中心
三亚海棠湾国际免税城一期二号地
济南国际会展中心

dc1d6b2e5a6e05651b99dc2f6ee8ad4

叶扬

《世界建筑》采编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中国北京

个人简介

叶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硕士。在完成了建筑史方向硕士学业之后,她曾是遗产保护工作者,目前她任《世界建筑》采编中心主任,曾担任过超过 38 本杂志的责任编辑工作。《世界建筑》杂志(World Architecture, WA)是中国领先的建筑杂志,为中英文双语月刊,创刊于 1980 年 10 月,由清华大学主办。《世界建筑》是中国建筑界了解世界建筑动态的窗口、中外建筑师对话的平台、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桥梁。除了出版杂志,世界建筑还举办学术讲座、设计竞赛和展览。由世界建筑杂志社主办的两年一度的“WA 中国建筑奖”已成为中国建筑界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奖项之一。

 

%E5%B1%8F%E5%B9%95%E5%BF%AB%E7%85%A7%202022-10-12%20%E4%B8%8B%E5%8D%884.58.01

彭武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设计BG研究院院长,中国上海

个人简介

彭武,数字设计推动者,热衷教学的老师,曾客座任教于国内外多所大学,包括香港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美院,美国雪城大学等等。彭武也是一名职业建筑师,曾任职 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项目总监,资深理事,全程参与中国最高地标建筑——上海中心的设计工作,并运用全球领先的数字设计技术对上海中心的复杂几何形态进行系统性的优化。作为现代超级综合体的资深专家,彭武受邀在多个大学和国际性论坛讲学和演讲。旅居美国工作数年期间,参与了诸多旧金山湾区及硅谷的科技园区设计和开发,深度关注了硅谷AEC行业科技与技术的发展及动向,对推动中国数字化设计技术发展保持高度的热忱。

林婧

丹麦SHL建筑事务所资深项目建筑师/ 资深助理董事,中国上海

个人简介

2013年4月加入Schmidt Hammer Lassen (SHL), 是资深项目建筑师和资深助理董事。林婧具有丰富的设计及执行经验,参与了SHL许多知名项目的设计和管理工作。其中包括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西岸梦中心,中国移动长三角(南京)科创中心,中国移动淮安及洛阳呼叫中心,上海漕河泾桂谷大楼,上海漕河泾凤凰园二期办公总部等等。

林婧还是上海图书馆东馆的项目建筑师,从竞赛到方案,再到施工阶段,全过程参与了该项目的建筑及室内设计工作。上图东馆于2022年9月建成开馆,是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

吴晨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总规划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中国北京

个人简介

吴晨,建筑师、规划师,城市学者,北京市战略科学家、国家特聘专家。中国“城市复兴”理论的构建者和实践的先行者。北京最高建筑“中国尊”的主创建筑师和命名者;天安门广场南侧“北京坊”、前门东三里河水系、南京南站、广州南站等项目主创建筑师;在北京老城复兴中提出“共生院”理念,产生广泛影响;是首钢“城市复兴新地标”的建设者和见证者。现担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常委,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建筑项目(节选)

2020 首钢高线园区 
2018 中信大厦
2012 广州南站(高架层中央广厅)
2010 南京南站

281fedb5f3fe9453d0e77aa4e2cf680

*排名不分先后

章明

同济大学教授、博导、景观学系主任,同济设计集团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设计师,中国上海

个人简介

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金奖和世界建筑节WAF年度大奖获得者,同济大学教授、博导,景观学系主任,同济设计集团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设计师;杨浦滨江南段和苏州河南岸黄浦区段公共空间总设计师,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总建筑师;兼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竞赛工作委员会委员、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学术部主任、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委员等职。2018年荣获“上海市杰出中青年建筑师”及“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改革开放40周年突出贡献奖-勘察设计之星”称号 。

建筑项目(节选)

2012年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019 年 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

%E7%AB%A0%E6%98%8E-1

*排名不分先后

陆轶辰

Studio Link-Arc 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中国北京

个人简介

陆轶辰是纽约 Link-Arc 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建成的文化与教育 类建筑作品。现任清华系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于意大利米兰理工建筑学院、 美国雪城大学任客座教授。曾获日本 2006 年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技大奖一等奖第一名,美 国建筑实录杂志评选的 2015 年度 “全球设计先锋”。此外亦多次受邀在国际建筑会议以及国 内外大学建筑学院进行演讲,包括:获邀参加 2016 年哈佛大学建筑学院 “走向批判的实用主 义: 当代中国建筑展”、2018 年耶鲁大学建筑学院 “亚洲校友十年回顾展”、以及 AIA 纽约建 筑师分会的“跨文化建筑:中国先锋”论坛,并代表中国建筑师进行讲演。2015 年,陆轶辰 主持设计了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作为第一个以独立自建馆形式参与在海外世博会的中国 国家馆,于 2015 年对外开放,并获得了国际声誉。

建筑项目(节选)

2019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2018 华润集团档案馆
2015 米兰世博会中国馆

c4497e771a611bac039a7dc964ff340

*排名不分先后

李春超

天津北玻玻璃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中国天津

个人简介

李春超先生,从事玻璃加工行业近30年,先后在洛阳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北玻股份天津北玻玻璃工业技术有限公司供职至今,从事玻璃加工技术和市场的开发。

建筑项目(节选)

2020年至今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北京
2019年         北京国家速滑馆,    北京
2019年至今  上海图书馆东馆,    上海
2019年         上海浦东美术馆,     上海
2019年         华为深圳专卖店       深圳

07dfc72e0676e8d5685d53d6c3f0e4f

Stéphane Lasserre

B+H Architects合伙人,新加坡

Boris Schade-Bünsow

《建筑世界》杂志主编,德国柏林

个人简介

《建筑世界》是德国领先的建筑杂志,该杂志每两周出版一次。由该杂志副主编凯伊·盖佩尔策划的当前城市规划的问题,被作为《城市建筑世界》每个季度最后一期的重点进行关注, 于 1910 年首次出版的《建筑世界》其注册办事处位于柏林。凭借约为12000 份的总印刷量,它弥补了所有德语建筑和城市设计期刊中最空缺的部份。

《建筑世界》杂志以其政治独立的眼光,批判性的角度,近乎苛刻但不偏不倚的方式报道欧洲和世界各地的当代建筑。《建筑世界》的出版商位于古特思洛,以建筑出版社私人有限公司知名,其中包括 18 种关于建筑主题的杂志刊物。

鲍里斯·沙德-本索自 2011 年 3 月起担任该杂志的主编。

%E5%B1%8F%E5%B9%95%E5%BF%AB%E7%85%A7%202023-04-11%20%E4%B8%8B%E5%8D%884.58.50

孟岩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中国深圳

个人简介

URBANUS 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主持设计的一系列建成作品成为都市生活及文化地标,获得多个国际大奖。作品多次参加纽约、柏林、巴黎、巴塞罗那、里斯本、鹿特丹、东京等地的国际建筑展并发表于专业学术刊物上。孟岩长期关注中国大都市转型中的空间、社会与文化问题,积极探索未来高密度城市建筑类型、城中村有机更新以及旧城历史街区保护与重生问题,主持了多项城市设计及研究。孟岩是2017 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总策展人和 2010上海世博会深圳案例馆总策展人,曾担任纽约雪城大学和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

建筑项目(节选)

南头古城保护与更新 
粤海街道文体中心 
招商局历史博物馆 
金威啤酒厂改造

f12ad092e734f615da87a3ebb0260c2

宋晔皓 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素朴建筑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中国北京

个人简介

自 2008 年以来,宋晔皓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终身教授。他还是 THAD 的副总建筑师,以及素朴建筑工作室(SUP Atelier)的联合创始人兼负责人。 宋教授在建筑、城市研究和建筑技术的范畴内研究可持续性理论和设计,同时在中国大力推动现代设计与本土建筑的结合。他是中国可持续建筑 领域的领先学者之一,也是政府和主管当局的重要顾问。 宋教授也拥有超过 20 年的建筑实践经验,他的著名项目包括竹篷乡堂 – 尚村(2017),THE-studio(2016 年),清华大学中央食堂(2015 年), 北京动物园水禽馆(2012 年)常熟图书馆(2006 年)。相关项目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奖,包括 ARCASIA 建筑金牌奖,获得世界建筑节工程奖,获得 中国教育部优秀设计奖一等奖,获得 Architizer 奖的 “ 年度项目奖 ”。

建筑项目(节选)

2018 云在亭——北京林业大学花园节信息亭 “竹境·花园节”建造活动 
2017 竹篷乡堂·尚村 
2015 清华大学南区食堂及就业指导中心
2012 北京动物园水禽馆 
2006 常熟图书馆

65613b56cb3d4809b21afd52b298e16

*排名不分先后

边可仁

哈尔滨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哈尔滨

个人简介

2009年1月进入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主修机械工程专业,2010年1月进入波士顿大学专攻经济专业,2013年7月进入森鹰工作,现任总经理,2013年至今参与指导工程项目150余项,签订合同面积近40万平米。2014年,应国际联盟邀请,作为中国被动式建筑代表团唯一一家木窗企业代表出席在美国举行的第14届北美被动式房屋大会暨被动式房屋组件博览会,并发表演讲,推动森鹰在北美的影响力。2016年,受邀出席在德国达姆施塔特举办的第20届国际被动式建筑大会,在被动式建筑发源之地,建立森鹰在被动式建筑组件领域的国际地位。至今,参与指导工程项目150余项,签订合同面积近40万平米。

建筑项目(节选)

2020 北京兴创荣墅 
2019 石家庄远洋晟庭 
2018 中德被动房住宅小区 
2017 聊城润景苑被动房 
2016 辰能溪树庭院 
2015 金茂丽江雪山语

于洪泽

迪索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幕墙主管、项目合伙人,中国上海

个人简介

于洪泽自2014年加入迪索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2017年成为公司项目合伙人,并于 2020年伊始开始担任幕墙主管。多年来一直在工程咨询领域深耕,具有良好的创新理念和工程 精神,并积极推动可持续理念和循环经济设计原则在幕墙设计上的发展和应用。2018年参与了 北京装饰装装修协会编制的双层幕墙规范《双层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填补了国内建筑装饰行 业标准的空白。关注城市与人的关系,积极的探索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倡设计应遵循可持 续、节能和环保的原则,并应用于当下的设计实践。

建筑项目(节选)

2022年 西安大数据中心
2022年 郑州绿地会展中心
2021年 重庆中德产业园

77b8a9fb686717c760886888e82cda5

*排名不分先后

Hasan A. Syed

Gensler上海办公室负责人、设计总监,中国上海

个人简介

Hasan 领导团队进行类型广泛的建筑设计以及科研导向型项目设计。他认为成功的项目应该从 功能表现为出发点,融合美学、优雅,着重建立人与生活、工作、创意之间的情感纽带。 Hasan 作为上海办公室的设计总监,他提倡集思广益的工作文化,团队的想法应该充分的讨论 以确定每个项目的设计思路。同时,作为全球商务办公楼设计领域的带头人,Hasan 具有近 30 年专业经验,参与了各类大型超高层、办公楼、商业综合体开发项目、及文化类的项目, 参与阶段从概念设计至初步设计。Hasan 是澳大利亚绿色之星认证专家,致力于可持续性建筑 设计,他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学习可持续设计课程,在土耳其中东科技大学取得建 筑学硕士,并在佛罗伦萨大学取得硕士学位。

建筑项目(节选)

2018 上海博华广场
2017 江森自控亚太总部
2015 上海中心大厦

dee4822f12b9e30cbee43d326699670

*排名不分先后

Rasmus Duong-Grunnet

Gehl建筑事务所哥本哈根办公室总监&中国区市场经理,丹麦哥本哈根

个人简介

Rasmus作为Gehl哥本哈根办事处的总监,负责开发和监督项目,特别关注中国项目。Rasmus已经在上海生活了12年多。他会说普通话,对Gehl项目在亚洲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有深入的了解,并在将“以人为本”的方法应用于国际工作方面经验丰富。他的项目工作侧重于城市战略、政治和文化愿景以及公共和私人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发展项目。

张宏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南京

个人简介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东南大学建筑技术与科学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 BIM-CIM 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东南大学工业化住宅与建筑工业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工业化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技术专家委员会理事,中国房地产协会人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